動漫無雙 第169集 【經典遊戲回顧:光榮三國志系列(下)】
主持:樹靈、有馬二、Im、毛鞋
嘉賓:Shadowzo(暗黑熱血﹕影大),何故
《動漫無雙》逢星期一晚21:30-22:00,與各位以ACG視點,看清世界每一點。
三國志 IV,如果說三國志 III是戰爭上的強化,那裡三國志IV就是對內政方面的強化,「待中」系統令沉悶繁瑣的經濟開發加添了活動。而武將在這一代開始引入了「特技」的系統,令武將在軍事和內政中絕對可以以少勝多。而武將列傳更為一些對三國未有了解的玩家帶來一定某度的認知。當然不得不提於IV代中正式出現的「威力加強版」…..
三國志 V,雖然節目中未有提及但憑著CD音源的引入及著名作曲家服部隆之為遊戲作曲令三國志 V可說是被奉為歷代音樂最強的一代,而「陣型」設定終於在本作中出現,可說是為以往三國志軍師於戰爭的作用稍為提升。而且加入了很多個性的武將設定(如修行會學會技能、發現在野武將,而最有趣的是「寫信給君主問安」等有趣的事件)及歷史事件動畫,可惜這一代不少充滿人情味的獨特系統並未在日後沿用……而第V代正正是三國走到輝煌、燦爛的頂峰的時代。
三國志 VI,以「天、地、人」為主題,天是指「協天子以令諸侯」,地為「三回合即時戰模式」,而人則是「賦予武將有其性格及理想」。雖然光榮努力於捍衛他們的三國,不過明顯地過於細化的設定令遊戲變得繁瑣,而武將的獨特性更令玩家難以控制,大大增加了遊戲的時間。這些大膽創新的嘗試可說是為日後播下的種子….
三國志 VII,三國志VII是一款徹底改頭換面的續作。遊戲的重心由宏觀全局的君主轉移到到個人身上,加入了大量RPG元素。VII代可說是毀譽參半的作品,它改變了三國志系列以霸主統一天下的基礎,而RPG式的改變能力更令平衡性遭到破壞,令不少死忠FANS失望。但不少新玩家卻對加入了不少奇幻元素的「四聖獸」及可以使用心儀武將統一天下的心願。不過不得不承認這VII代是為VIII代的鋪墊,整體系統還是十分不成熟,與VI都是光榮為尋找打造新的三國志的迷茫期。
三國志 Ⅷ,延續了 VII代的武將扮演模式,但是其在內政、軍事、人物關係等各方面都顯的更加完美,而光榮的改革從VI代的「天、地、人」變化到Ⅷ代的「武將扮演」革新,從整體上說來,依舊不盡人意。而且令玩家分成了「武將扮演」及「霸主之路」兩大派別,光榮開始要作出思考如何再次確立三國志的定位……
三國志 IX,最終於三國志Ⅸ選擇了回歸正統的SLG模式上,而且大大加強了「戰略」的部份,武將的特性技能被戰略及「南船北馬」的兵法所取代,不過平衡性的問題令原本有趣的系統失去了意義,其中著名的「空城計」更是令遊戲失去平衡。但總體上在戰略上的系統及設定可見光榮還是在創意方面站在這個三國遊戲系列的頂點。
三國志 X,可說是近代中真真正正將歷化三國志系列精華於一身的作品,對宏觀把握和武將個體把握的互相結合作出完美的平衡,完全照顧到「武將扮演」及「霸主之路」兩大派別的玩家需要,而「舌戰」更是一個大膽創新的設計,令苦等十年的一眾智者得到了「另類單挑」的滋味。
三國志 XI,承襲了三國志 X大部份的設定,三國志XI以全3D可旋轉視點的方式作成一張大地圖,各方勢力在這個廣大中國地圖上逐鹿中原爭霸天下,加入各種高低起伏的地形效果,以及即時行軍調度的戰略要素。
而經典外傳系列「英傑傳」、黑歷史之作「臥龍傳」、評價不高的「孔明傳」及又一經典之作「曹操傳」則見內文……..
與當年「火焰紋章」、「超級機器人大戰」及「皇家騎士團」這等經典之作匹敵的三國作品—三國志「英傑傳」,這可是一隻少數榮極之平衡的作品,玩家要挑戰三國史上以劉備為視點的眾多場以少勝多的大戰。而且隱藏著大量秘密劇情,樹靈甚至可以演化出10種不同方式的爆機方法,可說是令三國老玩家「玩上癮」的作品。
而「臥龍傳」可說是黑歷史的作品,其一的原因是畫面并不算華麗,由於你是扮軍師改變君主的決策原則和思維方式。游戲的設計是以兵書上常有的戰略思想為指導依據的,無論是人才、戰爭、內政、獻策,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古兵法思想,因此對兵法較熟的玩家在玩起這款游戲時會相當的順暢。所以大多數玩家都會被他的複雜性擊敗。
「孔明傳」被三國玩家評為光榮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孔明曰﹕吾得罪汝乎?),其本上「孔明傳」是「英傑傳」的複製品,可是兵種之間的不平衡,五丈原戰役之后的假想劇情令三國玩家的投入感大減………….
「曹操傳」基本設定上還是沿用「英傑傳」的設定,不過在攻守模式及裝備概念大幅強化,而且劇情的二大支線更是相當細緻,「曹操傳」與「英傑傳」可說是玩家間喜歡魏或蜀的分野…….
最後為聽眾送上光榮三國志系列編年史﹕
三國志 I(1985年12月)<–>信長之野望 (1983年)
三國志 II(1989年12月)<–>信長之野望•戰國群雄傳(1988年)
三國志 III(1992年2月)<–>信長之野望•武將風雲錄(1990年)
三國志 IV(1994年2月)<–>信長之野望•霸王傳(1992年)
三國志 V(1995年12月)<–>信長之野望•天翔記(1994年)
三國志「英傑傳」(1994年)
三國志「臥龍傳」(1994年)
三國志「孔明傳」(1997年)
三國志 VI(1998年3月)<–>信長之野望•將星錄(1998年1月5日)
三國志「曹操傳」(1999年1月)
三國志 VII(2000年2月)<–>信長之野望•烈風傳(1999年7月15日)
三國志 Ⅷ(2001年6月)<–>信長之野望•嵐世記(2001年7月26日)
三國志 IX(2003年3月)<–>信長之野望•蒼天錄(2002年9月27日)
三國志 X(2004年7月)<–>信長之野望•天下創世(2003年9月26日)
三國志 XI(2006年3月)<–>信長之野望•革新(2005年9月29日)
三國志 XII(????年?月)<–>信長之野望•天道 (2009年9月18日)